发改委:最新节能低碳技术名单公布!看看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8.04.19381

摘要:


发改委:最新节能低碳技术名单公布!看看未来的发展方向



供热方面

热泵技术之一:地源热泵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系统。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50%

 

热泵技术之二:水源热泵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浅层水源和地表水源中的低温热能,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70%

 

热泵技术之三:空气源热泵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高度集成“三位一体”,采用电驱动,蒸气压缩循环,供冷同时供生活热水、供暖同时供生活热水,也能单独供冷、单独供暖、单独供生活热水的设备。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60%

 

热电协同集中供热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以热泵机组代替常规水水换热器,热泵机组使用谷电保持所需回水温度。在供热首站以热泵机组代替常规汽水换热器,回收电厂余热。实现远郊电厂的长距离大温差输送。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15%

 

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分布式水泵工艺改造、气候补偿、分时分区、集中监控。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5%



 SHAPE  \* MERGEFORMAT

 

温控方面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

★主要技术内容: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采用两套独立的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5%

 

中央空调全自动清洗节能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每天全自动清洗中央空调冷凝器36次,使中央空调冷凝器始终处于清洁状态。系统全自动运行,自身不耗电,节能减排效果好。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5%

 

动态冰蓄冷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制冷剂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水结成絮状冰晶;同时,生成和溶化不需二次热交换,大大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冰浆总体移峰填谷能力优于传统冰蓄冷技术。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5%

 

高效水蓄能中央空调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综合利用水冷空调机组、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热泵热水器、电锅炉等设备为载体,在夜间采用水为蓄能介质,利用水的显热进行能量储存;同时,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配套的蓄能,在高峰时段进行释能,通过实现电力移峰填谷而达到降低能耗、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6%

 

基于相变储热的多热源互补清洁供热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采用相变蓄热技术为核心,将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低谷电等高效储存,实现多热源互补。因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工业余热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减少了化石燃料消耗,实现节能。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5%

 

过程能耗管控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电、水、气等能源过程参数实时测量,对能源、用能设备与用能过程进行实施监测和管理,发现并消除无效能耗,鉴别并管控低能效行为,以实现用能效率的持续改善。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10%

 

磁悬浮变频离心式中央空调机组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直流变频驱动技术,高效换热器技术,过冷器技术,基于工业微机的智能抗喘振技术,磁悬浮无油运转技术,根本上提高了离心式中央空调的运行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10%

 

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用能建筑就近建设能源站,采用一次能源天燃气作为主要能源发电,发电机产生的尾气用来制冷与采暖,能源梯级利用,能源利用率可高达85%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10%

 

建材方面

智能调节透反射率节能玻璃膜

★主要技术内容:将具有温控相变特性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通过共混手段均匀地分散在PET原料中并拉制成具有三层不同结构的薄膜。薄膜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通过金属相二氧化钒的二次反射阻隔80%以上的太阳热;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导入太阳热。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2%



低辐射玻璃隔热膜及隔热夹胶玻璃节能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该技术产品通过控制红外反射率的溅射技术、纳米涂布技术、紫外阻隔技术等,降低建筑物窗体热损失,与low-E玻璃相比,可实现低成本节能。

★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潜力10%




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部分)

 

协会对公账户

单位名称: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
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
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
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
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
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

订阅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