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2020.05.20424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擘画。
如何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见》有哪些突出特点?提出哪些主要任务?如何落实?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Q1
出台《意见》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答: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有效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40多年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就是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改革发展实践的前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相应的制度体系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先后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清醒地看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体制性障碍,还存在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这些体制机制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方向、任务和举措进行系统设计,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行动指南。《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进一步推动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和动力支撑。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着力推进核心改革环节
Q2
制定《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意见》研究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署。在总结4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承前启后,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相关决策部署进一步细化实化,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推动改革真正落地,加快补齐制度短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促进改革发展高效联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作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排出改革优先序,明确把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着力攻坚克难,补齐制度短板,加强系统集成,更好发挥综合改革效能和整体优势。
四是在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突破创新。着力推进那些对制度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改革环节,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公平竞争、要素市场化配置、宏观经济治理、制度型开放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举措,以关键环节制度创新突破带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抓制度建设主线
有针对性地改革
Q3
《意见》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意见》是一份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文件,概括起来有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突出时代特征。努力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时代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二是突出目标导向。对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目标任务。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四是突出制度建设。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经济体制改革领域里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同时,以改革实践中新出现的制度创新作为重点,总结好经验和好做法,及时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制度化、法治化。
五是突出系统集成。深入研究经济体制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努力实现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六是突出积极稳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注重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提出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
Q4
《意见》提出哪些主要任务?
答:《意见》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这些具体领域如下:
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
三是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四是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完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体系,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五是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六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经济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意见》部署的这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下一步随着各项改革的落实,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将不断得到夯实。
推动形成深化改革的合力
Q5
如何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意见》的落实,使各项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到实效。
一是制定落实方案。抓紧会同相关部门提出落实分工方案,明确落实时间表。各地区各部门也要根据《意见》精神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或实施办法。
二是健全推进机制。围绕贯彻落实《意见》,健全改革推进和落实机制,把各方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明确起来,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进一步推动形成深化改革的合力。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对改革典型案例和改革成效的总结推广、宣传报道和表彰激励,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是加强跟踪问效。加强对《意见》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开展改革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改革政策,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