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S丨德国内阁通过《国家氢能战略》,组建国家氢能委员会
2020.06.11356

摘要:氢能首席观察按:经过半年的部际辩论,德国政府终于通过了其国家氢能战略,同时在本国氢能市场建设与欧洲经济复苏计划之间实现了平衡。该战略认为,只有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氢气(绿氢)才可持续,且包含了氢基合成燃料(合成甲烷,煤油,甲醇和氨),这是世界上首个远远超出氢的最终用途的战略之一,并且涵盖了全部动力燃料。



      6月10日,德国内阁通过了《国家氢能战略》。该文件指出,氢能对于德国核心部门(如钢铁和化学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脱碳至关重要。未来,氢能技术可以发展成为德国出口的核心业务领域。同时,德国国家氢能委员会宣布成立,25位成员已由内阁任命。

      该文件将包含38个行动项目,以平衡气候变化,研究与创新,经济和监管框架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该文件还进一步讨论了《欧洲氢战略》,并有望在德国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通过。

      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启动国家氢能战略,德国表明其对零碳技术的长期投资是应对危机的必要部分。正如上周经济刺激计划中所宣布的,德国计划投资至少90亿欧元以促进氢的生产和使用,并努力成为绿氢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中投资20亿欧元在摩洛哥等合作伙伴国家建立大型的“德国制造”制氢厂。德国将在未来进口大量绿色氢,因为该国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制造它所需的大量可再生能源。

      该战略的关键一点是承认“从长远来看,仅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绿氢)是可持续的”,这是未来投资的重点领域。包括最迟在2040年之前在德国部署10 GW的绿氢电解槽,到2030年部署最高5 GW(当前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0%,相当于增长200倍),包括所需的额外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德国希望将氢的使用重点放在运输,航空和工业(钢铁和化学)上。

 氢的潜力和机遇

        氢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能源载体,既可作为合成燃料的基础,又可作为存储可再生能源的媒介。氢是行业耦合的基本要素,在不能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地区,绿氢及P2X为脱碳开辟了新途径。要使氢成为脱碳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整个价值链-技术,生产,存储,基础设施和使用,包括物流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必须予以考虑。”

    “ 从长远来看,只有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氢气(绿氢)才可持续。”

      德国政府的目标是使用绿氢,以支持快速的市场扩张,并建立相应的价值链。但是,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假设全球和欧洲氢市场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展。碳中和的氢也将在市场上交易。由于德国与欧洲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的紧密结合,碳中和的氢也将发挥作用,也将在过渡的基础上使用。”

       氢能既提供了产业政策的增长潜力,也提供了支持德国和欧洲经济应对后疫情时期的机会。因此,国家氢能战略(NWS)的目的还在于开发相关的经济机会。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由于德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有限,因此将不可能在其能源转型中生产足够的氢气,进口势在必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围绕氢这一主题建立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伙伴关系的原因。

 “目标和抱负”

现状,行动领域和未来市场

      目前,德国的氢气使用量约为55 TWh。到2030年,由于市场增长的推动,预计氢的需求将出现最初的增长,特别是在工业部门(化学,石化和钢铁)中,以及在较小的程度上,在运输中。保守的估计认为,工业上的额外需求为10 TWh。此外,对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的需求有望增长。可以增加其他消费者(例如,长期的部分供热用户)。

该战略针对以下“未来战略市场”:

管治

国家氢能委员会的组建将确保战略的实施——一个由25位来自商业,科学和民间团体的代表组成。

      政府还将建立一个氢气协调中心,以支持各部委和氢能委员会,并在年度报告中监测进展情况。每三年,一份级别更高的报告将对战略和行动计划(见下文)进行整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适应市场发展并实现目标。并将成立一个新的工作组,以确保联邦与各州之间的顺利合作。

行动计划

      该战略提出了一项行动计划,其中列举了政府计划在2023年第一阶段扩大市场规模方面采取的总共38项措施。在2024年开始的第二阶段中,将巩固国内市场,并建立欧洲和国际层面的市场。

制氢

应用领域 

基础设施/供应

研究,教育与创新

需要在欧洲采取行动


协会对公账户

单位名称: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
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
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
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
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
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

订阅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