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评论员文章:在改革中突出质量元素2015.04.28307
摘要:
在改革中突出质量元素
本报评论员
质监管理体制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质监工作水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体制调整决策的初衷,也是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期盼。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在改革中突出质量元素这一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质量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如此看重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当今世界质量发展国际趋势和我国质量发展现状有着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作为质量宏观管理部门,作为质量工作者,深深明白我国质量工作的进步和差距,明白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质量的英明正确,所以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理直气壮地呼吁和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在改革调整过程中突出质量元素,让这次调整成为提升质量效益的一个有力促进。
突出质量元素,必须强调质量工作的不可替代性。质量重要,质量工作自然也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解决质量问题既要发挥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防止市场失灵。因此,不论如何改革,质量安全监管一刻都不能放松。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管”的方面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特别是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4项职能,是世界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从国际惯例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把这些质量基础工作简单地归为市场监管。因此,我们在体制调整中,要突出强调质监工作的技术性、专业性、基础性,尤其要注重加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既不能弱化,也不能拆分。各级政府必须有明确的部门抓质量,而且必须在机构名称、职能划分上显示出看重,体现出导向。
突出质量元素,关键是质监工作要体现质量作为。有为才能有位。质监部门的重要性,是通过质监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性来确立、证实和达成的。质监部门是以技术为支撑的行政执法部门,技术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和实力所在。实力强,底气足。我们要结合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加强质监科技体系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夯实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基础,不断提升质监部门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质监部门的话语权,让全社会更清晰地感受到质监部门的存在和价值。
现在一些省区市在前一阶段体制调整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基本上体现了质量元素导向,其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而接下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更加突出质量元素,突出质监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体制调整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扎实稳妥推进。《中国质量报》